何立:三尺讲台 育梦成光
编者按:在保山市2022年高中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保山市第八中学的何立老师荣获生物组一等奖,今天展示的是她的获奖事迹。
一、教师简介
何立,女,1984年1月生,中共党员。2007年毕业于玉溪师范学院生物科学本科专业,2007年9月分配到保山市民族中学任教,2014年7月获生物教育硕士学位(在职),2012年调入保山市第八中学,工作至今。现为一级教师,保山市骨干教师,隆阳区高中生物学科教研组组长。2020年所教10班在全区统测中生物学科排名第二;一直承担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和教科室工作,2018、2019连续两年被评为“隆阳区优秀教科室主任”,2021年学校组建“何立高中生物名师工作室”;多次参与市级、区级的备考交流和高考阅卷工作;2022年参加保山市教师教学技能竞赛(高中组)获得一等奖,2019年“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被授予省级“优课名师”称号;所主持的1个市级课题、参加的2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均顺利结题;发表学术论文2篇,2021年参加保山市中小学论文评比获二等奖;2019年被授予“隆阳区师德标兵”;2021年参加了“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第六期”学习,被评为“优秀学委”。教育格言:亦师亦友,师生共同成长。
二、教育故事
我是万千教师中最普通的一名,可是我却坚定的走在育人教书这条路上。我也曾多次问自己,为什么喜爱这份职业,回望十四年的教育经历,我想是那一次次的信任鼓励着我。

2007年我走上工作岗位,只比当时的学生大7岁,虽然已经开始工作,可是内心里还没有做好学生到老师的转变。有一天的实验课上,我正在教室一侧给学生演示实验,忽然听到一声尖利的大喊:“何老师!”我抬头寻找声音发出的方向,快速穿过人群跑向那个女生。原来是由于操作不当,氢氧化钠溶液溅到了她的手上。我一边安慰道:“老师知道怎么办,你不要紧张。”一边迅速给她进行了处理。那在危及关头信任的一声“何老师”经常回想在我的耳边,那应该是我教育初心的声音。
2009年我开始承担班主任工作,班里农村学生居多。新生入学家长会后,一位穿着朴素的家长单独找到我,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方便袋,里面装的是一叠新旧不一均由10块、20块组成的钱。他说:“何老师,我在外打工,我把XXX的生活费拿给你,麻烦你每个星期给他一次。你就当XXX是你的侄子,该说就说,该骂就骂。”看着他信任的眼神,还有那布满老茧的手递过来的生活费,我内心说不出的滋味。直到今天,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想我的教育初心还有家长的信任。
在十四年的执教生涯中,我得到了学生和家长这样的评价:像妈妈般慈爱、像朋友般知心、像学者般受尊重。一批批学生毕业、考上大学、走上工作岗位,每当教师节都能收到他们祝福的信息,我将带着这些祝福和学生和家长对我的信任,在教育探索之路上步履不停。
三、获奖感悟
此次竞赛,让我收获了压力,变得更成熟了。
年轻教师要抓住每个提升自我的平台,相信付出终有收获和回报。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一是进一步改进作风。把学习作为成就事业的第一需要,发扬“空杯”精神,进一步增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的自觉性、紧迫感。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通过努力使自己的能力素质跟上时代的要求和节拍、与岗位职责相匹配,切实提升工作中攻坚克难的本领;二是进一步提升能力。认真研读经典教育教学理论,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深入研究教材、考试说明,精准把握学科考点和考向,探究区域教研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供稿:隆阳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编辑:杨宣娇|编审:莽红升
责编:杨 伟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yq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