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三举措”抓好公共场所急救设施投放工作

发布时间:2025-08-11 10:20 浏览次数:166次

为筑牢公共场所急救防线,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安全,隆阳区积极发力,通过“多元筹资扩充数量、科学布局优化点位、强化管理培训提升实效”三项举措,扎实抓好公共场所急救设施投放工作。



多元筹资,扩充急救设备数量。在2025年“5·8人道公益日”期间,隆阳区红十字会联合隆阳区卫生健康局紧扣“三救三献”主责主业,聚集社会关注的公共急救痛点问题,借助腾讯公益平台上线“博爱隆阳 救在身边”项目,成功筹集到28.78万元,采购了22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21个心肺复苏模拟人和21台AED训练机,为完善急救设施储备及急救培训奠定了基础。


科学布局,优化设施投放点位。新采购的22台AED于8月7日全部精准投放到15个乡镇(街道)集镇以及板桥镇青龙街、永昌街道学府社区、保山市汉营润泽学校、易罗池等人员密集场所,有效填补了乡镇及城区部分人员密集场所急救设备的空白。同时,还对原有的80台AED投放点位进行了全面梳理优化,新调整了5台AED位置,并将所有AED点位信息统一录入到“博爱隆阳 救在身边”小程序,绘制清晰直观的AED地图,确保每一台设备都能在关键时刻发挥最大作用。通过这一数字化举措,实现了AED位置的“看得见、够得着、用得上”,为群众的生命安全增添了一份重要保障,也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实际行动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强化管理与培训,提升急救实效。针对新投入的22台AED,由区卫健局负责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每周进行巡查,并将所有设备数据接入“博爱隆阳救在身边”小程序,适时监测每台设备的开机状态和电量,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同时,区红十字会根据职责分工,对新增点位的使用和管理单位,按照每个点位不低于15人的标准,开展“CPR+AED”持证培训,通过智能化设备的严格考核,确保参训人员持证率达100%,使每一位参训者实现“敢救、会救、能救”的目标,全面提升公共场所急救设施的使用效能,为群众的生命保驾护航。



​AED作为一种在急救场合下帮助患者恢复心率的医疗设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尽早使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可以最大限度增加挽救生命的概率,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提高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举措。


截至目前,隆阳区辖区内共投放了104台AED,为公共场所急救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图片


供稿:区红十字会 赵国辉

一审:杨宣娇 王建晓(实习)

二审:李金洁

三审:杨 伟

责编:杨 军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


图片













评论


匿名用户:
2025-03-13 16:10:59
好看呀

匿名用户:
2025-01-21 11:21:03
点赞!!!

匿名用户:
2024-05-23 11:17:15
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