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邑乡:连心亭里议村事“众人拾柴”燃振兴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坝协商议事会在隆阳区西邑乡下坝村的“连心亭”拉开序幕。这座由闲置凉亭改造而成的固定协商阵地,不仅见证了村民议事方式的转变,更以鲜活实践生动诠释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这一治理模式的独特价值与旺盛生命力。
阵地“固定化”:让协商有处可去,情感有处可依
下坝村将闲置凉亭改造为固定协商阵地,配齐长桌板凳等设施,醒目张贴《协商议事制度》《村民议事流程》,既保留休闲功能,更赋予议事属性。从“流动唠嗑”到“固定议事”,变化的不仅是场所,庄重又亲切的氛围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连心亭”真正成了听民声、聚民智的“会客厅”。
制度“长效化”:让协商有章可循,过程有规可依
下坝村以“连心亭”为载体,构建起“三大支撑+四大环节+五有标准”的长效机制。三大支撑指依托村民理事会,实行“一张网格统揽、一套机制协商、一个平台议事”,确保议事主体明确、流程规范;四大环节指严格落实“提有渠道、议有决定、办有成效、评有反馈”,形成闭环;五有标准指以“有阵地、有人员、有制度、有案例、有效果”为底线,保障协商不走过场、务实有效。此次会议正是依托这套机制,让村民的意见能落地、建议能变现。
议题“精准化”:让协商聚焦民需,结果惠及民生
会上村民纷纷发言,指出了道路安全与环境整治两大痛点。经讨论,大家最终达成三点共识:一是村内道路两侧乱种饲料草的整治方案(限期自行清理+后续种植规范);二是村内道路路面及两侧堆放杂物的整治方案(限期自行清理+后续禁放);三是以上事项后续由村级共建理事会监督落实的机制(定期督查+“黑榜”通报)。这一解决方案既充分尊重了村民的主体地位,又确保了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为乡村环境的改善和交通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成果“长效化”:三级护航促推广,治理模式可复制
区政协领导赞许“把协商民主还给群众”的做法,西邑乡党委书记现场对政协联络组工作作了要求,对下坝村的村民理事会工作给予全力支持,要求及时提炼“议题精准、程序规范、成果惠民、监督长效”的“下坝经验”,推动从“点上创新”到“全域覆盖”。从“干部说了算”到“群众定了办”,下坝村以“连心亭”为支点,用长效协商撬动乡村治理变革。这不仅解决了当下的民生难题,更激活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为乡村振兴注入“众人拾柴”的澎湃动能!
通讯员:赵丽娟 李苹花
一审:杨宣娇 冯熙媛(实习)
二审:李金洁
三审:杨 伟
责编:杨 军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