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愁】“树王”的守望与柔情

发布时间:2025-07-28 11:12 浏览次数:106次

在保山市隆阳区永盛街道陶孔社区姚官屯平板桥头的路拐角,一棵苍劲的黄莲桃树占据着街角C位。树干上,2016年10月隆阳区人民政府竖立的蓝色保护牌格外醒目——“树种:黄莲桃树,树龄:100年,保护级别:三级”,清晰标注着这棵树的“身份”,也定格了一段跨越世纪的乡土记忆。



“这树啊,打我记事起就已经栽种并守在拐角了。”80多岁的李大爷娓娓道来,皱纹里漾开笑意。按保护牌追溯,此树约1916年前后扎根此处——彼时陶孔尚属茶马古道边的聚落,黄莲桃树在平板桥头悄然生长,它见证了骡马驮队扬尘,也庇佑村民晨昏,村民也常坐在树根旁的青石板上话家常。据古树名木档案记载,这棵黄莲桃树属漆树科黄连木属。李大爷的记忆与档案相契,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他还是孩童时,这棵树就已在桥头扎根,赶路人在树影下歇脚,竹筐与扁担蹭过树皮;孩童们绕树追逐;就连婚嫁队伍路过,也要绕树半圈,讨个“枝叶繁茂、家宅兴旺”的彩头。在一代又一代陶孔人心中,这棵树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街角最温暖的坐标。



​二十余年前,乡村道路及电线管网升级计划即将实施。规划图上,新路基本应笔直穿过拐角,而黄莲桃树恰在路心。“砍树?不行!”村里多位老人搬来竹椅,昼夜守在树旁。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理由,只是念叨着:“这树守了咱几十年,这可是姚官屯的“树王”!哪能说挪就挪?”这份朴素的执着,最终打动了规划者。听李大爷聊天时说,这群护树者中最年轻的成员“老钱么儿”也于去年走完了他守护树木的一生,如今村路在树旁悄然拐出一道弧线,让百年古树继续镇守街角,也让“护树”的故事,成了陶孔人口口相传的乡土史诗。



最终,修路方案为树改道,黄莲桃树得以留存。如今,2016年放置的保护牌已经随着时光流逝悄然褪色,这棵树高13米、胸围264厘米、东西冠幅7米、南北冠幅8米的百年黄莲桃树,也以守望为笔书写着“守护”的命题:它险遭斧劈刀锯,却因一群老人的执着,一方水土的温情成为连接岁月的坐标。我站在树前,听着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像在回应护树者的絮语。这株百年黄连木,不仅是隆阳古树名木的一份子,更承载着乡土的记忆与温情——它见证着村庄变迁,也被一代又一代村民用心守护,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注脚。树在,根就在;根在,家的念想就永远鲜活。


图片


供稿:孙优悠

一审:杨宣娇 冯熙媛(实习)

二审:李金洁

三审:杨 伟

责编:杨 军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


图片







评论


匿名用户:
2025-03-13 16:10:59
好看呀

匿名用户:
2025-01-21 11:21:03
点赞!!!

匿名用户:
2024-05-23 11:17:15
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