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社会治理】保山金鸡:“五小工程”打造市域社会治理“育德样板”
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金鸡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防范化解基层社会风险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党建+社会治理”做文章,充分发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作用,着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育德样板”。

“党建+领头雁”工程,展现“育德新面貌”
一是抓班子带队伍。“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育德社区党总支坚持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思路,加强自身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大学生村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8名,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为基层基础工作蓄力。同时,社区党总支结合多民族聚居的实际,专门成立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凝聚非公企业、民族代表、无党派人士、宗教代表力量27人,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的统战工作大格局。二是抓制度强管理。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完善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机制,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互联网+”等载体,拓展党建学习园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功能,变社区“坐班制”为“轮班制”,社区干部主动进农户、进企业走访1362家,真正做到社区工作“每日巡、经常访、及时记、随手做”,以“微服务”疏通基层“毛细血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三是抓示范强发展。以党组织为纽带,搭建乡、社区、村组三级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平台,遇重大问题、重大决策共商共议,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推动“党建+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遵纪守法、带头服务群众、带头维护周边环境、带头促进邻里和谐,以“正向激励”在更高层面实现“心防治理”,提升社会治理软实力。两年来,共民主协商解决问题24个,服务群众1500人次。

“自治+契约管理”工程,走出“育德新路子”
一是村民自治聚合力。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村规民约,培养群众的规则意识、契约精神、诚信观念,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动性和创造性,在提升人居环境、禁毒禁赌、调解纠纷等方面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引导村民将“村规民约”变为“自治合约”,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积小安为大安。二是群防群治添动力。针对社区群众外出经商打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多的实际,建立十户联防、邻里守望机制,加强治保组织建设,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自发组成义务巡防队,由乡党委政府统一配发作训服、手电筒等必须装备。每逢重大节日、重要节庆活动,大力实施“警灯闪烁”工程,采取“派出所民警+治保成员+义务巡防队”的巡逻防控模式,提升见警率和管事率。三是“三土”调解法强实力。推广使用“老金调解室”的说土话、开土方子、用土办法的“三土”调解法,调处家庭和邻里之间引发的小矛盾、小纠纷,采取“便贴式”记录法随时随地收集工作情况;无法调处的,通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社区四级联动,对矛盾纠纷进行分析评估,积极采取措施法理情融合集中化解,带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两年来,共成功调处各类小矛盾、小纠纷48起,调解率达到95%。

“法治+维稳护航”工程,累积“育德新经验”
一是严打严治守住底线。坚持“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治理什么问题”,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压倒性态势,认真分析治安形势,联合综治中心、派出所、综合执法中心等职能部门,重拳整治污水排放、车辆乱停乱放、治安乱点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全面检查学校、企业等城所的人防、物防、技防情况,及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全民参与连成阵线。育德现有汉族、回族、白族、彝族等多个民族聚居,社区因地制宜,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开展普法宣传,通过面对面讲解、开设“法制小课堂”等形式,提高群众爱国爱教意识,增强群众法治观念。依托“大喇叭”广播站,每天按时播放交通安全、森林防火、防范电信诈骗等安全小常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三是阵地建设筑牢防线。在社区建成占地1500平米的法治文化小广场,丰富劝导村民和谐团结、遵纪守法的墙体宣传画,定期更新法律政策宣传专栏的法律法规、政策通告。2019年,金鸡乡通过整合项目在育德社区入村主干道增加公民道德美德、村内历史文化等题材的墙体画,绘制了社区、永子棋厂、将台寺、法治文化广场、育德新村,集法治教育、文化熏陶、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图景。

“德治+文化浸润”工程,树立“育德新风尚”
一是德育宣讲传承中华好传统。在社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传统文化、本地历史典故、风景民俗为主题,不定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以及金鸡特色历史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弘扬时代精神、传承中华文化。邀请熟悉基层工作、善于用群众语言授课的“土专家”“田秀才”和致富带头人到农家书屋向群众讲政策讲技能讲德育,用心烹制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大餐”。二是文化服务培育核心价值观。组建不韦健身团、八大健身团、育德健身团等5个健身团,自编自导自演具有本土特色的舞蹈、小品、相声等积极向上的文艺节目,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育德本地红色文化、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等。党员干部多形式开展志愿服务,大力弘扬中共保山县特别支部的“信仰之根”、吕凯执忠绝域的“守义之根”、永子黑白分明“正气之根”和土陶千锤百炼的“奉献之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的文化活动中。三是“悦读30分”领跑文明新风尚。坚持以文化铸魂,着眼于农家书屋建设问民意、党员带头阅读聚人气、开展文娱活动乐民心。在鼓励读书、提倡读书、开展全面阅读方面,探索开展“悦读30分”主题阅读活动,让群众积极参与读书活动,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起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

“智治+风险防控”工程,打造“育德新名片”
一是精心编织科技防控网。积极推进“天网工程”和“雪亮工程”建设,在金鸡乡主干道安装视频监控探头88路,在社区进出口要道及村内主要道路路口安装监控探头21路,为社区增加“安防小卫士”,与治保会、义务巡防队网上网下叠加式巡逻,全方位加强治安防控,拉动引擎驱动社会治理。二是精心编织情报防控网。充分发动辖区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广场舞大妈、乡贤义士、各村后勤保障员等群体,主动参与情报信息收集、矛盾纠纷调处、治安防范、法制宣传等社会治理工作,布建情报信息员17名,畅通情报信息渠道,发挥好群众的“稳压器”和“压舱石”作用。三精心编织治安防控网。发挥党委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建立基层党组织引领下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将党组织与网格化管理同步设置,将社区划分为个5网格,形成“派出所民警+挂村干部+村组干部+青年志愿队伍”的网格治理包保责任体系,真正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推动形成共同防范社会风险、共同构筑同心圆的良好局面。

编辑:杨雅楠 |编审:莽红升 郭巾菱
责编:杨 伟
电话:0875-2160649
投稿邮箱:lyq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