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水寨乡海棠洼社区:发展山葵产业效益明显 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发布时间:2023-02-23 17:32 浏览次数:1261次
近年来,水寨乡海棠洼社区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气候优势,与企业合作,大力发展山葵种植。目前,山葵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二月的海棠洼社区还带着阵阵的寒意,但农户们勤劳的身影已经在山葵地里忙碌起来,村民杨春国每天都到地里为山葵除草、浇水。他从2004年开始种植山葵,目前已种植了26亩,效益十分明显,收入的增加让他发展山葵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村民 杨春国:“我们以前就是种点包谷,种点洋芋,那个时候的收入也相当微薄,一家人一年也就是2000到3000元钱,由当时起初只种2亩,逐年扩增到现在我种着26亩,真正的纯收入每年10多万元,对我们农民来讲呢,是个比较好的产业。”

在发展山葵产业中,从栽种、浇水、施肥到采收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每亩每年大约需要劳动力60个,工人年龄结构从20岁到70岁,分为零工和采收包工两种形式,工价最低60元/人/天。

村民 杨春珍:“我们地方有这种产业,对我们也有好处,我们岁数大了,去哪里打工别人也不要,在家附近打工家里也照顾到了,活路钱也苦到一点了。”
为了保证山葵的销路,海棠洼社区长期与企业签订了收购合同,让当地群众吃下定心丸。

海棠洼社区党总支书记 杨春永:“我们山葵的主要销路是板桥山葵公司,首先要来跟我们农户签订合同,如果说有什么病情或者虫灾,他们就及时的找上级部门来帮我们处理,给我们老百姓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我们的群众就大胆的发展,大胆的种植。”
据了解,截至2022年底,海棠洼社区山葵种植总面积约450亩,种植农户约40户,其中有10户左右的农户种植面积在20亩以上。2022年,全村山葵产业为农户创收约800万元。

结束采访时,海棠洼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春永告诉记者,今后他们会进一步扩大山葵的种植面积,把这项产业做细做实,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记者:陶江龙|通讯员:张静
编辑:张晓玲 朱芯谊(实习)|编审:莽红升
责编:杨 伟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yqxmt@163.com

评论
匿名用户:
2025-03-13 16:10:59
好看呀
匿名用户:
2025-01-21 11:21:03
点赞!!!
匿名用户:
2024-05-23 11:17:15
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