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瓦窑镇政协“议”出破题良策

发布时间:2025-09-10 17:06 浏览次数:248次

9月4日,瓦窑镇政协围绕“建好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方便群众就业、助力群众增收”主题,在磨房村组织召开“院坝协商”议事会议。隆阳区政协、瓦窑镇、磨房村等相关负责同志及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等共计30余人参加。


“建好家门口务工车间,既能让村里闲置劳动力有事干,又能解决老人孩子照护难问题,还能把咱的核桃产业做深!”会上,磨房村党支部书记杨有忠结合实际阐述议题意义,并以数据明晰发展基础:瓦窑镇核桃种植面积达11.7万亩,磨房村占4620亩;2024年磨房村核桃加工车间已收购鲜核桃527吨并加工为干果售卖。他提出,基于这一产业基础,依托现有产业打造“收果——烘干——剥壳——打包——转运”全链条加工车间,可行性十足,这一观点迅速得到与会人员认同。


随后,现场讨论气氛愈发热烈。代表们围绕车间建设、就业保障、运营管理、产业发展等关键问题畅所欲言,纷纷提出务实可行的意见建议。经过充分协商,会议最终达成四项共识:一是强化就业保障,精准吸纳劳动力。明确薪酬标准,剥核桃仁工人实行计件工资(保底3元/斤),烘烤工、搬运工、驾驶员实行日薪制(200元/天),所有工资按月发放;重点面向留守妇女、老年人等群体吸纳就业,由党员带头开展政策宣传与劳动力摸排登记;二是盘活产业资源,延伸加工链条。依托本地核桃产业优势,扩大原料收购范围,联动周边村整合核桃资源;在现有干果烘干业务基础上,新增核桃仁加工环节,预计本年度可带动80人就业;三是健全运营机制,优化服务保障。协调职能部门落实车间水电供应与物流运输服务;提前储备核桃烘干机所需柴火,根据村民实际情况推行灵活上下班制度,并安排专人负责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四是兼顾发展防控,夯实长效基础。开展核桃树提质增效技术培训与加工技能实操培训;建立盈利反哺机制,车间实现稳定收益后,资金优先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烘烤工、搬运工等体力岗位职工统一购买意外险,降低务工风险。


“送完小孩上学再来车间剥壳,活儿既轻松又方便,我愿意来!”一位村民代表的发言,道出了在场群众的共同期盼。


此次“院坝协商”历时两个多小时,将议事平台直接搭建在群众身边,通过面对面沟通高效凝聚了发展共识。下一步,瓦窑镇政协将协助磨房村推进协商成果落地,全力推动“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建成见效,真正让群众实现“足不出村有活干、在家门口能增收”,携手绘就富裕美丽的新画卷。

 

图片


供稿:瓦窑镇 杨明楠

一审:杨宣娇 

二审:李金洁

三审:杨 伟

责编:杨 军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


图片


评论


匿名用户:
2025-03-13 16:10:59
好看呀

匿名用户:
2025-01-21 11:21:03
点赞!!!

匿名用户:
2024-05-23 11:17:15
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