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洋赤子到隆阳之子 ——铭记定居保山隆阳的12位南侨机工

发布时间:2025-07-18 09:54 浏览次数:121次

当抗日的烽火燃遍神州,祖国最艰危的时刻,一条穿越滇西群山峻岭的生命线——滇缅公路,成为维系民族存亡的血脉。而在这条“抗战输血管”上搏命驰骋的主力军,是一群身份特殊的海外赤子:南侨机工。




​1939年,3200余名热血华侨青年,响应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的紧急号召,毅然诀别相对安宁的南洋家园,从新加坡、马来亚、印尼等地启程,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跨越山海,投身祖国最艰险的战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南侨机工。他们身怀精湛的驾驶与维修技术,以血肉之躯,在敌机轰炸、悬崖险路、瘴疠疾病中,守护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以自己的生命、鲜血和汗水,在华侨爱国史上谱写出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在众多凯旋或埋骨他乡的南侨机工中,有12位机工的生命轨迹与隆阳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是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成员,在完成了艰苦卓绝的抗战使命后,最终选择在隆阳这片他们曾为之奋战的热土上扎根、生活、奉献余生。


他们的人生,书写了双重忠诚的壮歌。作为海外华侨,他们在祖国最需要时挺身而出,将一腔热血洒在滇缅公路上,展现了华侨与祖国母亲血脉相连、生死与共的赤诚;作为南侨机工服务团成员,他们在烽火岁月中与隆阳结下生死情谊。战后,他们选择将这里视为第二故乡,在此定居,从为国征战的勇士转变为建设家园、服务地方的平凡一员。他们的定居,是隆阳人民与南侨机工深厚情谊的结晶,更是隆阳作为滇西重镇、抗战枢纽的历史见证。他们驾驶卡车穿越“死亡公路”的身影,是民族不屈的象征。而他们战后在隆阳默默耕耘、融入当地生活的身影,则是归侨赤子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认同与奉献。他们的名字,不仅镌刻在抗战的丰碑上,也融入了隆阳的城市记忆与市井烟火之中。


今天,我们整理这12位最终定居隆阳的南侨机工,旨在拂去岁月的尘埃,让这12位最终将生命之根深植于隆阳大地的南侨机工,从历史中清晰地走来。让我们共同追溯他们从南洋华侨到抗战勇士,再到隆阳之子的生命轨迹,感受那份跨越山海、穿越战火、融入乡土的家国大爱与赤子情怀。


他们的名字,是隆阳天空上永不褪色的星辰;他们的故事,是这片土地上永恒的传奇。铭记他们,就是铭记一段血肉铸就的历史,铭记一份深沉如海的家国情。

 

图片


供稿:隆阳区侨联 蒋玉娇
一审:杨宣娇 

二审:李金洁

三审:杨 伟

责编:杨 军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


图片




评论


匿名用户:
2025-03-13 16:10:59
好看呀

匿名用户:
2025-01-21 11:21:03
点赞!!!

匿名用户:
2024-05-23 11:17:15
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