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咖啡:在“求变”中酿造醇香未来
变与不变,怎么变?答案,就在实践中。隆阳咖啡以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在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给出了产业升级的生动答卷。
智慧蝶变,科技驱动精准农业新范式。科技赋能,让隆阳咖啡种植迈入“厘米级”精耕时代。 构建智慧闭环体系。依托“中移凌云”无人机管控平台,在潞江镇等核心基地构建“巡田—诊断—执行”全流程数字化闭环体系。搭载多光谱相机和AI模型的无人机进行巡田,对病虫害的精准识别率达90%以上。显著降本增效。应用变量喷药系统,实现农药、肥料节省30%,喷洒均匀率提升至95%,作业效率跃升15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激活土地新质生产力。在潞江镇千亩示范基地,咖啡从“经验种植”迈向“数据种植”,实现每亩增收超2000元,1.57万咖农共享技术红利。传统的“汗水农业”加速向高效的“智慧农业”转型。
价值裂变,全链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通过产业链深度整合与升级,隆阳咖啡市场竞争力与品牌溢价能力显著提升。全链溯源赋能品牌溢价。针对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的痛点,打造了“咖啡可信数据空间”,贯通种植、加工、物流全流程溯源。依托物联网平台建成“咖啡数据链”,一杯可精准追溯至海拔1600米、T1级铁皮卡的保山咖啡,身价较普通商业豆翻涨5倍。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全区建成29家精深加工企业(含11家省级龙头企业),精深加工率从65%跃至85%;挂耳咖啡年产能超2亿片,速溶咖啡粉、咖啡浓缩液等固体饮料年产能2.7亿袋,实现了保山小粒咖啡从“论吨卖”到“论杯卖”的价值跃升。电商渠道驱动市场扩张。2024年,全区咖啡电商销售额4.75亿元,同比增涨10.98%,占农产品网络零售额70%以上;全区拥有603个注册商标、63个绿色有机认证。产业链延伸让“土特产”蜕变为“金名片”。
融合聚变,“庄园+”模式释放三产协同新动能。隆阳区探索利用“庄园+”模式,撬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释放了强大的综合效益。农旅融合拓宽增收渠道。全区建成精品咖啡庄园18个,其中比顿、佐园、新寨等6个庄园获“云南省精品咖啡庄园”,2024年,比顿咖啡庄园累计接待游客41.7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427万元。业态创新释放资源潜力。在潞江坝核心区,“咖啡+研学”“咖啡+文创”等新业态蓬勃生长,芒宽乡、潞江镇试点“咖啡+热带水果”立体套种,农旅收入占比显著提高,汉营走马古镇集成了咖啡博物馆、直播基地等多元业态。三产协同提升综合效益。三产融合对综合产值贡献率显著提升,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达80亿元,带动5万从业人员。沉睡的田园资源,在创新融合中被充分激活。
从无人机掠过怒江河谷的轨迹,到物联网串联的“从种子到杯子”全程追溯,这场以实践为尺的变革,正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胜势。当每一粒咖啡豆都承载着科技的印记、文化的温度与咖农的希冀,保山小粒咖啡便不止于一杯饮品,而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一审:夏维东
二审:李金洁
三审:杨 伟
责编:杨 军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