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绘让乡村“靓”起来
清晨,薄雾还未散尽,隆阳区瓦马彝族白族乡谷米村驻村工作队员们已提着颜料桶开始勾线打底……两个月前,村里的主干道上这些灰蒙蒙的空心砖墙还是村民口中的“村容伤疤”。而今,随着一幅幅主题墙绘的落成,这里成了乡风文明的“露天展馆”。
隆阳区瓦马彝族白族乡谷米村红旗坝自然村,作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示范点之一,村里主干道200多米的空心砖墙成了“烫手山芋”。“普通粉刷每平方要25元,整面墙刷白既费钱又单调!”村支书的叹息道出了难题。在群众动员会上,张大姐指着自家外墙说:“江边这么多石头,能不能给这些砖头穿件花衣裳?”这句话点燃了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灵感。“我们可以局部粉刷,然后再画上画来装饰空心砖墙”,村里的驻村工作队长提出建议。
随后,驻村工作队带着笔记本挨家挨户走访,在院坝里、火塘边收集到20多条“墙绘订单”:放牛归来的大爷希望画防溺水警示,采菌能手罗大哥力推野生菌安全宣传,彝族陈大姐则想展现民族风情,最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孩子们,可爱又天真地说“叔叔,你们能不能画小哪吒!”
经过群众会和调研走访,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将“村民想什么”与“村庄有什么”相结合,形成了“主题彩绘+鹅卵石画框”的空心砖墙美化方案,这样既省成本又能突出江边特色。
“环境整治+文化浸润”的模式,不仅让村庄有“颜值”,村民们的思想和行为也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大幅提升,乱扔垃圾的现象也明显减少了。”村民小组长说道。
除了墙绘,驻村工作队还积极协助村干部动员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近两个月以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动员保洁员和群众集中力量整治了“脏乱差”区域,依靠江边资源禀赋修砌了鹅卵石花坛,种上了三角梅;利用奇石改造了空心砖墙;在房前屋后挂上了五颜六色的风车……村里不仅“靓”了起来,村民们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思想更是“活”了起来。
谷米村驻村工作队将持续发挥群众“主人翁”精神,协助村“两委”分阶段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真正把“千万工程”经验转换为全村村民的幸福实践。
供稿: 隆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李平
一审:杨宣娇 刘明珠(实习)
二审:李金洁
三审:杨 伟
责编:杨 军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