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饭碗田” 图斑整治的破题之道
“种了半辈子地的老农民,怎么突然成了‘违法者’?”在羊邑社区走访时,群众的疑问折射出政策传导的“末梢堵塞”,大湾村曾出现“拆了又建”的反复,暴露出动态监管的短板。面对耕地保护工作中,反复出现的一些痛点、难点问题,永盛街道以“长牙齿”的硬措施推进违法图斑整治。
“谋”字诀破局街道建立“1+3+N”作战体系,组建由党工委书记挂帅的工作专班,召开专题会议6场次,建立“一图斑一档案”动态管理台账。班子成员带队下沉社区,采取“日调度+周研判”机制,累计开展政策宣讲15场次,覆盖群众800余人次。根据研判实情,为40余户农户办理合法手续。
“合”字诀攻坚创新“三色预警”机制,建立30人的网格巡查队伍,开通“随手拍”举报渠道,构建全天候监管网络。红色图斑由街道综合执法队直接处置,黄色图斑由社区包保限期整改,绿色图斑纳入日常巡查重点。联合自然资源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专项督导组,出动执法人员50人次,开展“白+黑”巡查30次。
“暖”字诀润心组建“党员+乡贤+法律顾问”调解队,首创“田间调解会”工作法,结合“案例教学法”,用“李xx私建鱼塘”等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让政策从文件走到田间地头。开展“耕地保护进万家”活动,化解涉地矛盾纠纷15起。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10000余份,通过“微永盛”公众号平台精准推送政策解读12条。
截至目前,2025年永盛街道图斑整改完成率稳步提升,涉地信访量同比下降21%,建成百亩连片党建农作试验田。守土有责,护田有为。永盛街道正以“零容忍”态度严守耕地红线,用“有温度”的方式化解治理难题。
供稿:杨璐瑶
一审:杨宣娇 刘明珠(实习)
二审:李金洁
三审:杨 伟
责编:杨 军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