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汛”而动,撑起风雨中的“安全伞”

发布时间:2024-07-08 10:40 浏览次数:1479次

连日来,长时间持续强降雨,防汛形势严峻。为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隆阳区杨柳白族彝族乡干部群众迅速集结,闻“汛”而动,迎“汛”而上,积极投身防汛抢险第一线,齐心协力迅速开展抢险、自救、预防等措施,为群众撑起一把疾风骤雨中的“安全伞”。


防汛照片 (4).jpg


主动履职 排查隐患

“雨越下越大,丁香河的水位越来越高,上平掌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增大,我得赶着回去查看各地质灾害点的情况。”平掌村党支部书记郭俊成在杨柳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大会上和领导汇报后就立马赶回了村上。


汛情以来,杨柳乡以“乡党委带头、村两委包组、小组长包户”的方式,对各村沿河地段、水塘山塘、地灾隐患点、临山临坡临沟临水临崖等可能存在洪涝、塌方风险的隐患点进行实地走访和隐患排查,全面摸清风险隐患。特别是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巡查,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实现联系服务群众“零遗漏、全覆盖”。同时,对易发生汛灾的地点做好排水准备,在易发生溺水的水域加设警示标识。调整充实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对乡内帐篷、塑料编织袋、麻袋、锄头、应急照明手电筒等各类防汛物资储备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抓好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多措并举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防汛照片 (10).jpg


闻“汛”而动 冲锋在前

“接到暴雨预警后,我们立即组织全乡干部下沉到挂钩村,协助各村村干部、小组长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做好防汛准备,降雨中及时排洪排涝,已经完成了全乡隐患再排查和群众转移安置工作。”杨柳乡乡长李志源说。


进入雨季以来,面对突发汛情,杨柳乡积极动员全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乡村两级干部群众参与,认真抓好汛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高陡边坡、低洼地等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排查,对新增隐患点实时上报,做好防范,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要求全乡干部群众清醒认识当前严峻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时刻紧绷“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严格落实排班值守,切实把防汛抗灾救灾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


立足岗位 宣传引导

“杨大哥,在家吗?快开门,雨太大了,你家这个房子有风险,住着不安全。”杨柳乡平掌自然村的小组长毕付华敲着村民杨顺留家大门。


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尽可能减少财产损失,杨柳乡采取“线上+线下”的合力模式开展宣传,扩大安全宣传覆盖面,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应急广播和敲门行动等方式,及时传达极端天气信息,确保预警信息传达到村、到户、到人;乡村干部化身“宣传员”,扎实做好群众工作,提前组织地灾点区域群众转移避险,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各村通过召开村组会、群众会、广播等方式加大汛期安全宣传教育,禁止群众到危险河段水域逗留、捞鱼等;严禁暴雨时期到田间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严禁学生、小孩到河边玩耍,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同时,还充分发挥小组长紧密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优势,通过组织本村党员开展线下“敲门行动”“入户宣传”等进行防汛应急宣传,提高居民自救互救技能,做到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做好救灾救助。


守护群众 靠前服务

“大家再辛苦一下,争取今天把帐篷搭好,实在太饿了,就先吃点面包垫一下。”杨柳乡武装部部长李月虹向正在冒雨搭建帐篷的乡干部和基干民兵们讲到。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全乡干部的服务就在哪里。在杨柳乡防汛救灾现场,党员干部的身影处处可见,他们组成“突击队”,冒着大雨砍伐倒塌树木,合力清理路障路碍,疏通道路保障通行;他们化身“急先锋”,穿梭于林间小路,排查受阻道路和受灾农田,并对垮塌路段、危房设置警示标牌;他们成为“后勤兵”,为一线防汛人员和受灾群众送去急需物资……广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在巡防巡查、值班值守、应急抢险、灾后救援、复工复产、宣传引导等工作中靠前服务,担当作为。做到哪里群众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干部解决困难的身影。


图片

供稿:罗  熹  郭俊成  李天应

编辑:杨宣娇|编审:莽红升 邹 丽

责编:杨 伟

新闻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新闻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


图片




评论


匿名用户:
2025-03-13 16:10:59
好看呀

匿名用户:
2025-01-21 11:21:03
点赞!!!

匿名用户:
2024-05-23 11:17:15
真好看